一秒记住【笔趣阁】
xbiquge365.net,更新快,无弹窗!
喜峰口的夜,很是冷清。
虽然有不少军士站在城墙之上,如同插在的旗杆安静地守护着,可没有什么声响。
城墙上只有旗帜与夜来的风吧啦几句。
都指挥佥事张龙通过马墙登上城墙,眺望关外,神情严肃,对身后的千户黄奇、郭钟道:“西风都起来了,用不了多久,外面的山就要枯黄一片,落叶纷纷了。”
黄奇、郭钟对视一眼,不知如何回答。
张龙叹了口气,缓缓地问:“那批盐什么时候到?”
黄奇回道:“若无什么意外,三日之后。只是张......
朱承志站在书房窗前,望着晨曦初露的京城,心中却如夜色般沉静。他手中捏着刑部送来的卷宗,指尖轻轻摩挲着纸张边缘,目光深邃。
“大人。”王守仁走进来,低声禀报,“赵烈传来消息,他们在江南追至一处古寺,发现李玄真曾短暂停留。但那女子幽兰再次现身,以音波伤人,掩护其逃脱。”
朱承志微微颔首:“看来此人确实早有准备。”
王守仁继续道:“属下已下令封锁通往北方的所有要道,并在各大驿站布下眼线,若李玄真欲北上,必会有所察觉。”
朱承志缓缓点头:“很好。但我要的不只是他逃往何处,而是他下一步棋落在哪里。”
王守仁沉吟片刻:“您的意思是……他在布局?”
朱承志冷笑一声:“不错。他既然敢潜入京师,又能在锦衣卫围剿之下从容脱身,说明他早已布好后手。如今东宫局势不稳,太子虽被软禁,但近几日频频召见旧臣,似有异动。”
王守仁皱眉:“是否需要加强监视?”
朱承志摇头:“不必轻举妄动。我们要做的,是引蛇出洞。”
……
与此同时,东宫之内,气氛愈发压抑。
朱瞻基坐在案前,神色平静,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。然而,他的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焦躁。
小全子小心翼翼地端来茶水,低声道:“殿下,这几日外面风声紧得很。听说锦衣卫已经查到了兵部调令的事。”
朱瞻基淡淡一笑:“他们迟早会查到。”
小全子心头一震:“殿下……难道您早就知道?”
朱瞻基放下茶盏,缓缓起身,走到窗前,望向远方的紫禁城:“我父皇一直不肯废我,是因为他想看我会不会自己醒悟。可他不知道,我已经不再是他眼中的那个孩子了。”
小全子脸色微变:“殿下,您……”
朱瞻基回头看着他,眼中闪过一抹寒光:“你跟了我这么多年,应该明白我的意思。”
小全子低下头,沉默片刻,缓缓跪下:“奴才愿为殿下赴汤蹈火。”
朱瞻基嘴角微扬:“很好。”
……
当夜,朱承志召集锦衣卫众将,在密室中布置任务。
“赵烈、王守仁,你们二人分别带队,前往辽东方向追查李玄真踪迹。务必在他抵达之前将其拦截。”
赵烈抱拳道:“属下明白。”
王守仁则问道:“大人,那东宫那边呢?若太子有所动作,是否需要提前处置?”
朱承志目光冷峻:“不动太子,只动其党羽。我要让所有人知道,大明江山,不容篡夺。”
众人齐声应命。
……
翌日清晨,乾清宫内。
朱棣召见朱承志,面色凝重:“朕昨夜梦见胡?,他在梦中对我冷笑,说‘天下终归他人’。醒来之后,总觉得不安。”
朱承志躬身道:“陛下圣明,梦兆不足为凭。但眼下局势确实复杂,还请陛下早做决断。”
朱棣沉思片刻,缓缓道:“你可知,朕为何一直不肯废黜太子?”
朱承志低声道:“陛下是在等他醒悟。”
朱棣点头:“不错。朕年轻时也曾被野心蒙蔽双眼,深知帝王之路,最忌操之过急。若瞻基能自己明白过来,胜过朕亲自动手。”
朱承志道:“陛下圣恩浩荡,但如今局势已不容再拖。李玄真虽暂避锋芒,但他既然敢潜入京师,就说明他已经有了下一步计划。”
朱棣目光深沉:“你的意思是?”
朱承志道:“臣恳请陛下允许臣进东宫,与太子单独密谈一次。”
朱棣沉默片刻,缓缓点头:“准你所请。但记住,不可逼迫太甚,更不可伤其性命。”
朱承志叩首谢恩:“臣遵旨。”
……
当夜,朱承志再次踏入东宫。
朱瞻基依旧坐在案前,神色平静,仿佛早已预料到他的到来。
两人对视片刻,朱承志率先开口:“殿下,您是否知道,您的老师是谁?”
朱瞻基眉头微皱:“自然是释觉明大师。”
朱承志摇头:“不,不是他。真正的老师,是李玄真。”
朱瞻基脸色微变:“你怎知此事?”
朱承志缓步走近,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,递至他面前:“这是李玄真半年前写给胡?的一封信,其中提及了您。他说,‘此子聪慧,可惜心性未定,需以术御之。’”
朱瞻基接过信,细细看完,脸色愈发苍白。
“原来……我从未真正独立思考过。”他喃喃道。
朱承志语气放缓:“殿下,您还年轻。若您愿意配合我们,找出李玄真的藏身之处,陛下未必不会原谅您。”
朱瞻基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挣扎:“如果我说我不知道呢?”
朱承志微笑:“那我们就一起去找答案。”
……
数日后,朱承志召集锦衣卫众将,在密室中布置任务。
“赵烈、王守仁,你们二人分别带队,前往江南追查李玄真踪迹。务必在他逃脱之前将其擒获。”
赵烈抱拳道:“属下明白。”
王守仁则问道:“大人,那东宫那边呢?若太子有所动作,是否需要提前防范?”
朱承志沉声道:“不必轻举妄动。只要我们盯紧幕后之人,便可掌握全局。”
……
与此同时,东宫之内,气氛愈发紧张。
朱瞻基依旧被软禁,但近几日却频频召见旧臣,似有异动。小全子察觉不对,连夜向朱承志通风报信。
“殿下这几日频繁召见旧臣,且多次提及‘恢复自由’之事。”小全子低声禀报,“奴才怀疑,他在谋划什么。”
朱承志听完后,脸色越发阴沉。
“看来,他是不甘寂寞啊。”他冷冷一笑,“传令下去,加强东宫外围布防,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。”
王守仁拱手应命:“属下这就去安排。”
……
翌日清晨,朱承志再次入宫,面见朱棣。
乾清宫内,朱棣面色冷峻:“朕听说,太子近日举动异常?”
朱承志躬身道:“陛下圣明。太子虽年幼,但心思缜密,若有人在背后煽动,恐怕会再生祸端。”
朱棣沉思片刻,缓缓道:“你有何建议?”
朱承志道:“臣以为,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太子,同时尽快查明李玄真之所在。此人若不除,大明江山难安。”
朱棣微微颔首:“准你所请。但记住,不可伤及太子分毫。”
朱承志叩首谢恩:“臣遵旨。”
……
夜幕降临,京城之中风雨欲来。
朱承志召集锦衣卫众将,在密室中布置任务。
“赵烈、王守仁,你们二人分别带队,前往江南追查李玄真踪迹。务必在他逃脱之前将其擒获。”
赵烈抱拳道:“属下明白。”
王守仁则问道:“大人,那东宫那边呢?若太子有所动作,是否需要提前防范?”
朱承志沉声道:“不必轻举妄动。只要我们盯紧幕后之人,便可掌握全局。”
……
数日后,江南传来消息。
李玄真果然藏身于一座古刹之中,身边仅有一名女子相伴。锦衣卫趁夜突袭,却发现对方早已察觉,遁入深山。
赵烈率队穷追不舍,最终在一隐秘山谷中发现其踪迹。
“此人狡猾非常,必须设伏擒之。”赵烈下令埋伏。
然而,就在他们准备动手之际,一道琴音悠然响起,令人神魂颠倒。
“小心!”赵烈大喝一声,众人纷纷捂住耳朵,但仍有不少人倒地昏迷。
那名神秘女子从林中缓步走出,手持七弦琴,神情淡然。
“朱承志派你们来的?”她声音清冷。
赵烈冷哼一声:“你是谁?”
女子微微一笑:“你可以叫我‘幽兰’。”
赵烈心头一震:“果然是李玄真的心腹。”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赵烈回头一看,只见王守仁带着一队锦衣卫飞奔而来。
“快!包围山谷!”王守仁高声下令。
幽兰冷笑一声,猛然拨动琴弦,一道无形音波席卷而出!
赵烈等人猝不及防,纷纷倒退几步,耳鼻渗血。
王守仁咬牙怒喝:“妖女,休得猖狂!”
他拔剑冲上,直取幽兰咽喉!
幽兰却不慌不忙,轻轻一跃,避过锋芒,反手弹出一枚银针,直取王守仁胸口!
王守仁侧身闪避,却被针尾擦过肩头,顿时感到一阵麻痹。
“好毒的手段!”他心中震惊。
幽兰却已趁机转身逃入密林深处。
“追!”赵烈强忍眩晕,带人追击。
然而,等到他们赶到密林深处时,早已不见幽兰与李玄真的踪影。
赵烈狠狠跺脚:“让他们跑了!”
王守仁喘着粗气,低声道:“此女武功诡异,恐非寻常江湖中人。必须立刻回京,禀告大人。”
赵烈点头:“走!”
……
回到京城,已是深夜。
朱承志听完汇报,脸色愈发阴沉。
“李玄真果然未死,而且身边还有如此高手。”他缓缓起身,望向窗外细雨迷蒙的夜色,“看来,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。”
王守仁低声问道:“大人,接下来该如何应对?”
朱承志目光坚定:“继续追查李玄真行踪。同时,加强对东宫的监视。我怀疑,他迟早还会派人接近太子。”
王守仁拱手应命:“属下这就去办。”
……
夜风呼啸,乌云翻滚。
一场更大的风暴,正在悄然逼近。
朱承志负手立于窗前,目光穿透重重夜色,仿佛看到了更深的阴谋。
“莲未凋,灯未灭……”他低声重复着李玄真的话,嘴角泛起一丝冷笑,“好一个未完待续的局。”
他转身走到书案前,铺开一张密函,提笔疾书:
“查东宫旧臣中,凡曾与江南盐商有过往者,逐一记录;另,调阅近年兵部调兵文书,重点比对宣德元年至三年间调动情况。”
写罢,他将密函封好,交给门外等候的信使。
“立刻送去刑部,务必今日之内拿到结果。”
信使领命而去。
朱承志重新坐回椅中,闭目养神。他知道,这场博弈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。李玄真之所以迟迟不现身,必然还有后手。而太子朱瞻基,也绝不会甘心就此被囚。
他必须抢在一切爆发之前,掌握主动。